政客们也需要niconico 相当一部分人还留有“niconico=二次元=狂热御宅族”这样的刻板印象。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,预调酒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约为30亿~40亿元,百润股份一家的产能就能满足,大量企业进入只会毁了这个行业
其次是资金规划的问题,其实没知名度的品牌没必要搞的这么大而全,反而把资金分散了,多出很多不必要的开支,在不影响效率和品质的前提下能砍掉的成本全部砍掉,钱花的不在多,而在花的对不对,花出去的钱有没有价值,要做小而精,精兵简政! @昭惹:写个品牌定位和运营思路看下吧
比如中邮基金(834344.OC),2015年11月挂牌以来到现在还没有流通股。 原来聪明如雷军当时已经预料到要过冬了。 特别是在2013年2014年锦上添花的那些人离开之后,雷军对于老同志老班底的信赖,一定有增无减。小米近些年的专利申请大跃进,也是从2013
组图:杉咲花发INS
但P2P共享模式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痛点,比如私家车服务很难标准化,用户订单响应不及时,接单率参差不齐,P2P租车模式获取车辆的成本很高但效率却不高。
为此,我们特意采访了数十位创业者和投资人,并选择其中的两个创业案例剖析获得BAT投资的利弊,还原他们在获得BAT投资前后的心路历程,在想什么,这也是其他创业者可供参考的样本。 有人将BAT视为三座大山,是后来者无法逾越的天花板。
优酷土豆被阿里巴巴收购后,失去了独立性,作为其创始人的古永锵卸任董事长,并出任阿里大文娱战略和投资委员会主席,这被外界看作是一个虚职。而相对于豌豆荚这种独立应用平台,后来者腾讯应用宝、360手机助手依托于整个集团生态,通过集团其他业务如浏览器广告等形式将流量变现,迅速发展壮大,挤进第一梯队,而曾经位于第一梯队的豌豆荚却在市场竞争中裹足不前,最终被阿里巴巴以2亿美元收购。此外,由于BAT资源的稀缺性,一些创业者所期待的流量资源以及业务上的合作不如预期,甚至并没有达成任何合作。
陆“BAT板”。 凯鹏华盈基金合伙人周炜认为,衡量投资是否合算的办法之一是将资源货币化。
元生资本合伙人许良曾为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执行董事,他表示,有个阶段美团外卖的交易数据超过饿了么,在通常情况下,很少有投资机构敢再去投饿了么。
有时候选择BAT中的一位,自然会被归为某某系,并被视为站队,这就有可能让竞争对手获得被其他巨头投资的机会,反倒会让本来的好局面走向反面。 中国的人口结构,城市化进程基本已经完成了,该进来的都已经进来了,看看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增长就明白,人口已经到了相对饱和的程度了,二三四线城市都是如此,那么人均收入呢,我们不管统计局的数字,其实中国经济这两年开始滞缓发展了,老百姓的真实收入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。
餐饮行业雪上加霜,外卖app的冲击,将来三年内有可能让餐饮的“堂吃”业务减少2000亿规模,每个快餐类的餐馆老板要么向外卖靠拢,要么在口味上做到独特性,让用户宁愿到店去吃,也不想叫个外卖,还是走老路的话,经营难度加大,我所在的办公楼下有条街是做餐饮的,现在关门走人的频率在加快。创业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,靠什么挣钱,如何获得用户。
创业高危,不是闹着玩的 当全社会的人口红利、消费红利、移动红利全部消失的时候,创业的风险比之前就大多了,之前是增量市场,每年都会容纳更多的创业者,新增的创业机会足够多,过去已经有过外贸红利、电商红利、移动红利、人口红利、开店红利等等,现在所有的红利都消失了,未来很多年,随着国内人口结构的变化,还有人均收入的变缓,各种红利都不会有了。4000多家独立生鲜平台,看起来搞得风生水起,我告诉你,现在没有一个挣钱的,基本也都死完了。